王凤梅:灵魂出海、精神出海、肉身出海?Just do can do!

作者 | 王凤梅

扫码分享


未来盘点2024年度最热的时代词汇时,一定有“出海”。

当中国企业圈开始流行“不出海就出局”,中国律师圈也必须跟随客户而动。 

从为企业客户处理海外事务,到发现国外华人企业法律服务市场的空白,到思考如何到国外设立分所,再到动员全所律师瞄准全球成建制出海,中国律师越来越发现世界机会离自己其实不远……探讨出海的氛围越来越浓,经历了“灵魂出海”“精神出海”,再到少数律师启动“肉身出海”,大家逐渐认识到真的要到海外当地脚踏实地体验生活,融入当地风土人情,才能真的实现中国律师出海的意义。


这个共识在10月26日兰迪律师事务所举行的“首届兰迪律师出海创业大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场由律所发起的激情澎湃的成建制出海行动正在酝酿中。我作为大赛评委,见证了11支律师战队对美国、埃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参崴等11个国家/地区的出海创业方案PK。经过几轮打磨的方案都非常精彩,展示了全球市场的中国法律服务机会。此外,还有一点很独特,参赛的并非都是兰迪律师,有来自兰迪国内20家分所的61名律师以及兄弟律所的7名律师,是行业内对出海有共识的律师队伍的自由组合。据了解,以事务所为主体发起出海前的“造船”行动,这种联合“造船”计划是行业首例。(相关阅读:兰迪动态 | 精益出海:策划人回顾“首届兰迪律师出海创业大赛”确实,当我们面对世界的海洋时,可能更一致的身份是“中国律师”。 

“出海”计划对年轻律师非常有吸引力。这次参赛队员的执业年限统计数据显示,3年次以下律师占比35%,3至5年次律师占比15%,5年次以上律师占比50%,其中主任/高级合伙人级别律师占比25%。诚如大赛组织者谈到的,律师嘴上说说“出海”不难,偶尔做几个涉外案件不难,难的是真正的“肉身出海”,难的是真正的“精益出海”,真的动真格:要真的做好调研,在外设立机构,真的开始租房子投钱,真的住在那里,设计产品、做广告推广、拜访客户、联动服务,甚至考虑目地国的安全问题怎么解决……这些细节,挑战的绝非简单的法律服务专业能力,而是一家公司和组织的能力。 

这次的参赛项目团队都参加了“兰迪律师出海创业训练营”的学习,律所组织内外部专家为每个项目进行了辅导,因此商业逻辑都比较清晰。每个项目宣讲时,都不仅谈了法律服务市场开拓的构想,还设计了从如何陪同企业出海考察,到帮助企业做一站式落地及法财税综合服务,甚至帮企业做商务拓展、进行资源对接的方案,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活下去……一方面开源,另一方面节流。每个团队都在尽量缩减开支,一位埃及团队的规划者甚至做出了租独栋别墅一半办公、一半做民宿以补贴办公成本的方案。这浓浓的创业味道,仿佛一支先遣队去打仗。

中国律师出海,真的就是一场创业和打仗。

创业,意味着白手起家,构建全运营体系。

打仗,意味着有战斗的价值,也必须面对战斗中的威胁和危险。 

中国企业出海经历了五大阶段
来源:麦肯锡

在听大家做项目展示的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世界真的很大,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的信息差和成本差中蕴含着大量商机。比如,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资来源国;菲律宾当地的中国企业家非常有影响力;印尼正在推进大量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国企业非常有优势……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机会很多,但是中国律师要找到立身之本,除了具有法律服务的基本功之外,还要有法商思维。不仅要为企业做好风险防范,还要洞察企业需求,懂得在为中国企业提供服务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甚至会反向运营律所的全球资源协助解决问题,形成专属供应链。在服务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中国律师的角色更接近项目管理人,对运营能力的要求极高。

但是,国外并非都是一路坦途、遍地黄金。有的国家禁止外国人设立法律服务机构,比如菲律宾禁止外国人设立律所,但可以设立法律咨询公司;有的地区的地缘政治还未完全稳定,比如海参崴;有的国家的工作时间不是周一到周五;有的国家的饮食习惯是每天吃牛羊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考验的不只是专业、智慧,还有各种随机应变、快速适应的能力,以及运气和耐心。

诚如一位资深涉外律师讲到在国外工作时,其助理遭遇了钱包被偷、信用卡被盗刷;虽然住在五星级酒店,但是年轻律师拒绝去餐厅吃饭,因为闻不来浓浓的咖喱味……

生活上的差异只是工作中的插曲之一。著名商业顾问、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在刚刚举行的2024“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中,特意设置了“出海”章节。他说自己在过去一年里去了沙特、阿联酋、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调研,他也认为出海真正难的地方不是“出海”,而是“登陆”,因为碰到的都是不同的人,甚至有不同的价值观。在这些国家待了很久的中国企业家掏心掏肺地谈了很多生存法则,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就是在每个国家的本地化。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律所在海外设置网点,要想真正地成为涉外服务的主角,不仅仅是与外所设立联营点或联合办公室,还必须更真切地“肉身出海”。要将生命的一段旅程深深地扎根在异国他乡,才可能深度体验到存在。

中国律所出海潮正在加速。据律新社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4年10月30日,在“2023年度律新社卓越品牌影响力律所100佳共有53家律所设立了境外分支机构,共设立境外分支机构282个。其中,境外分支机构数量进入TOP 30的律所共40家:

数据显示,头部品牌所正在加大海外布局力度,境外分支机构数量排名前10的律所正在加速海外扩张。目前,设立境外分支机构20家以上的律所有3家,分别是盈科、京师和兰迪。其中,盈科的海外发力速度惊人——2024年10月24日、25日连发2份喜报,盈科塔吉克斯坦、盈科土耳其正式注册成立,标志着盈科在亚洲已经完成19家海外机构的布局。目前,盈科海外机构已经覆盖44个国家的56个国际城市。正所谓:尝过红利者更有动力。

我在兰迪活动现场遇到了兰迪驻越南和印尼的两位年轻律师,她们都非常自信,在海外都折腾出了一片天地,并担任这次创业大赛队伍的导师,正在用她们的自身发展向更多人展示年轻律师在海外的巨大机会。

当然,目前中国律师出海依然处于早期。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效应逐步显现,相关配套生态必然会跟上,中国律师也必须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今年,一位上海律协副会长带队出访墨西哥时,看到一家欧美知名外所在那里设立了20年之后的岁月静好和从容优雅,深受打动。他的感受是,人家也是磨了20年,才能逐步融入当地。律所“走出去”就有回报,但是也需要长期主义精神,只要不断扎根深耕,自然会开花结果。 

所以,当我们把目标放长远,尤其是正在寻求发展方向的年轻人,不必纠结当下是否马上有回报。长远布局的角度而言,当下就是一阵必须付出的“孵化期”,有耐心、有信心做好服务、打好基础,总会有风吹来……

与此同时,国内律所也正在加紧研究出海布局和节奏,包括专业和行业的跨界联合,甚至突破律所之间的合作,通过市场链、客户链、服务链等,建立中国企业出海的深层陪跑机制。一个更大的整合网络已经打开,且有更多想象空间。


圈里常说律师不适合做商业,但是律师很适合创业,创业的激情澎湃可抵岁月漫长。在向往与探索中,大家喊出了浪漫的口号:Just do can do!(只要行动就能成事!)这句有些无厘头的话很具治愈功能:与其焦虑内卷,不如去努力做好能做的。做着做着,脚下的路就清晰了。 


据说兰迪此次创业大赛中已有团队拿到了所内合伙人的投资,所内外各种资源开始流转,学习各种外语、交流各种资源、探讨各种合作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老律师投资年轻律师、整合运营海外分所网络的新供应链模式,已经从一个个计划变成一点点行动。未来,多方力量联合、整建制的出海现象或许有可能发生。

大航海时代正到来,把每个困难和挑战都看成机会的人和组织永远能把握时代的航向。

更多“凤梅姐说”文章(2015年至今)

请扫码进入律新社小鹅通“凤梅姐说”专栏查阅


相关阅读

王凤梅:如何快速建成一家百人所?当全国百人所数量奔向600+……

王凤梅:当韩德云大律师第一次做圆桌主持人,这场对话很“麻辣”

王凤梅:高质量律所发展之路将由律所运营品质决定丨《赢在运营——律所运营的体系架构与实践》序言

王凤梅:律所“一体化”的英雄主义

王凤梅:有能力爱自己 有余力爱别人丨《律界婚姻家事品牌创新之道》序言

王凤梅:为何缺氧不缺信仰?珠峰上的“雅布之问”

王凤梅:从律新社到律心社,就(9)是美好|律新社9周年

……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