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如何快速建成一家百人所?当全国百人所数量奔向600+……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5年,5个人,5个故事。”

图片

10月19日,泰和泰南京办主任钱朋在泰和泰南京成立5周年庆典上,和5位创始伙伴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个接力故事会,向泰和泰的全国合伙人和业界伙伴讲述了5年来,泰和泰南京从5个人到百人的创业史。(相关阅读:始天府 踞金陵 | 南泰“Forever Young”主题晚宴圆满落幕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我们可以做到这样。”5个人中有律师,也有中台人员,大家从不角度讲述了和律所一起成长的故事,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自己的诧异和惊喜。大家没想到参与了一件创造历史的事情:5年内把泰和泰南京建成一家百人所,而且成为南京百人所中建成最快的一家。

而在泰和泰体系,这还不是最快的一家。 

庆典前,在由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北京理工大学律师学院主办的“区域协同下的律所高质量管理与新生态发展”论坛中,泰和泰首席合伙人程守太介绍了泰和泰的发展价值理念,特别提到了秉持加强交流合作的理念,正在对区域协同投入更多重视和布局。(相关阅读:“区域协同下的律所高质量管理与新生态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图片

台下交流时,他告诉我,泰和泰分所都在比学赶超。2022年,泰和泰武汉从成立之初的7人到100人,仅仅用了842天。泰和泰的百人分所数量还在增加中,百人所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泰和泰的25家分所中已有12家百人所。

百人所,曾经是行业单体所的一个品质指标,如今已经成为精品所的目标以及规模所矩阵中的分所品质指标。

司法部数据显示,近5年来,全国百人所数量增速加剧,从2019年的320多家增长到2023年7月的532家。律新社在行业中了解到,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目前已在奔向600+的路上。 

图片

当行业规模化推进到一定程度时,分所的布局和数量成为兵家必争之战,分所中百人所的数量正在成为发展动能的新指标。从当地律所“翻牌”到直接设置分所,从依靠总所品牌到打造各自分所的文化价值理念,背后是综合竞争力的支撑,包含管理力、文化力、品牌力等要素。

律新社研究中心统计了中国目前TOP 10规模所的百人分所数量(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泰和泰以12家百人分所的数量位列第8,是唯一一家总部发源于西部的律师事务所。

图片

前一阵,知名法律媒体Law.com International发布了2024年度Global 200排名,11家中资所进入全球前200,位列全球第196名的泰和泰律师事务所(Tahota Law Firm)为首次上榜律所,其年度营收为2.84亿美元。泰和泰也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西部的律所。

图片

泰和泰的发力动态现象值得关注,再次突破了我们的限制性思维。

一家总部发源于西部的律所能够快速发展,究竟做对了什么?

图片

今年8月,33层的泰和泰中心启用,其中12层的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展示了泰和泰的战略梦想。由20年前看到国际律所办公楼引发的梦想,用20年的奋斗足迹予以实现。起点就是要做世界级的律所,志存高远,让泰和泰的战略定位起点足够高。

也正因为有梦想点燃,“有灵魂的组织,才配有更长远的未来”这句话奠定了泰和泰组织的灵魂和使命感,让泰和泰承载着创业者的梦想百年传承,泰和泰中心正是在这种使命感的召唤下应运而生。(相关阅读:律所,不止律所 | 12层 2万平 泰和泰全球总部即将正式启用

20年来,泰和泰的发展既有初心,又能顺势而为,紧跟国家经济发展布局,泰和泰战略层面的规划显然正在发挥长效作用。泰和泰对当下之势的判断很简单:看大势——中国经济还在增长,尽管增速放缓;律师行业还在增长,尽管面临变革;泰和泰还在增长,尽管挑战重重。

随着深度融合与区域融合正在成为升级考题,组织文化与人合性建设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在我看来,泰和泰能够突破区域性限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遵循律师行业职业人格化规律,并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

图片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秀桃当天在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谈到对中国律所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建议时,也特别提到了律师职业的人格化和律所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这是组织力和品牌力的重要保证。

图片

类似的观点在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蒋敏的演讲中也有提及。这位连任四届全国律协领导的资深大律师,对中国律师行业发展和律师职业属性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他提出,中国律师在奔向百万时代之后,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律师人数高数量增长之间的矛盾必然突出,必须清醒认知律师的职业特性。律所是非典型用人单位,不像其他行业是以岗定人,律所是以人定岗,也就是说律师执业有着非常独特的个人属性特色。在此之下,要充分认知律所规模化和行业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律所需要推进规模化,但更要注重高质量发展、有序发展。

我在越来越多场合听到行业里已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律师职业的人格化属性,不仅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事业目标、把握事业发展的节奏,还能在组织中发挥独特的魅力。律师在服务客户时,除了专业能力之外,人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要素。行业里素有“三分专业,七分人品”的合作“潜规则”,所以,做好人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当然,在客户服务中,能够展示人格魅力或得体的言行举止,是再重要不过的法则了。而律所作为人合性组织,更是讲求尊重和重视人的发展、服务人的发展,共同创立文化价值,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韩秀桃教授尤其谈到了虚胖律所、虚假合伙人,直指当前律所发展中一些忽视人的价值和文化共创的现象。与其相反,那些重视人的价值、让大家产生文化认同的组织,才可能启动基业长青之旅。 

中国律所第一波规模化的过程中,分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方法也朴素,都是以信任关系为连接的起点,比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合作关系等。尤其是同学关系,是很多总分所设立的信任链。北京分所是泰和泰非常重要的、设立的第一家分所,成立于泰和泰成都设立第3年后,沈志君主任和程守太就是同学关系。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创业之后,泰和泰北京所已经成立20周年。这些创业初期的信任事件为后续的逐步规模化不断打下基础。

中国第一波快速开分所并完成规模化布点的律所确实也尝到了规模化红利,人数迅速吸附,尤其是北上广的律所在各区域设立的分所成了香饽饽,全国网络的吸引力以及总所协同运营的品牌力,让很多律师觉得“多快好省”,于是纷纷加盟。全国品牌所的地方分所正在多个区域成为当地规模居前的律所,正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当然,总分所关系并不总是非常融洽,总分所管理也一直是行业里困惑的难题。从最初的品牌共享到后来的运营机制协同,大家对律所的协同能力、服务能力都有进一步的要求;与此同时,分所的运营能力也列入综合竞争范畴。

行业越来越“卷”的标志之一,就是行业内外的“审美”都在提高。一家好律所必须看上去很美,因此与美相关的各种要素要聚齐;必须有基础投入,这些投入的最佳投产比就是百人所。在合伙制下,达到100人规模后,律所可以有相对基础、体面的公共运营资本。因此,无论从品牌上还是成本上而言,百人所都是业内律所规模化的关键一步。

一家律所进入百人规模,除了有品牌、魅力合伙人之外,战略规划、文化品牌、管理运营也起着重要作用。持续不断地推动文化互动和鼓励创新,就是活力和信心的体现。而不断聚合更多人气的律所,就能形成一定的风范。

如何聚到志同道合的人才?必须做功。如何做功?坚持用文化吸引人,打造“向上、开放、包容、进取、利他”的环境是吸引人的明智之举。当前的行业竞争还是优质合伙人的竞争,因此对人的重视和尊重依然非常重要。

当下,百人所的价值已被看到,百人所是提升势能的起点。从百人所起步到千人所的目标已经可见,国内目前单体千人所已经显现,新的竞争梯队已经形成。一些主任跟我透露,看明白了百人所的路标和路径,将会更快发力,计划2年内完成百人所建设。

司法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有律师51~100人(含)的律所已达784家。按照这个增速,1000家百人所确实可期。

程守太在发言最后引用了杨绛的观点:任何关系, 双向奔赴才有意义, 爱与被爱都需要勇气。当爱与被爱同时发生,一切才变得有意义。

在感恩中感受到爱,这是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泰和泰给行业的启示。构建一种有势能的文化,就会形成强大的增长势能,可以突破地域和各种局限,形成各类生产和服务要素的流动,更多意想不到的生发就一定会发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