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李德胜 出品丨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 向阳而生,逆风而行,“山腰青年”练好翅膀等风来! 白天西装革履出入CBD地标建筑,下班后香车宝马,以时髦都市女性的姿态流连在酒吧、西餐厅、各式PARTY等潮流场合……2004年底,轻喜剧《律政佳人》中4位才貌双全、思想经济独立的年轻女律师一举刷新了大众对律界精英的认知,律师这个职业风靡一时,成了令人仰慕却求之难得的“香饽饽”。 20年后,在中国高收入人群的个人年薪已远超百万元的时代,重庆市律师协会2023年发布的《重庆青年律师生存与发展调研报告》却透露,青年律师群体的年收入普遍偏低,显著滞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年律师收入甚至未及重庆市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业内人士苦着脸“透家底”:对许多青年律师而言,月收入徘徊在四五千元区间已成常态。 从“法律精英”的豪情万丈,到“法律打工人”“法律民工”的自怜自艾,其间的落差令人唏嘘,难以避免地悄然加重了青年律师的心理负担与职业迷茫。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若无法有效解决案源匮乏的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青年律师的经济状况,更可能对其职业发展的连续性和个人自信心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十余年寒窗,行至“山腰”。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遇到挫折,是勇毅逆风前行,还是另辟蹊径下山?近日,律新社邀请到四位优秀青年律师,谈谈“菜鸟当年”,他们如何明确方向、砥砺自我、不断超越、走出迷茫。他们的传经送宝,或许能拨开迷雾,给逆风成长的“山腰”青年律师一些启迪。走向远方的信心,或许就在这殷殷叮嘱中坚定! 01 初期抉择:提成制or工薪制,各有利弊 樊星 上海精诚申衡(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执业初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专业能力来吸引高质量的案源,导致案源稀少、收入普遍较低,这种现象各年代的青年律师都会碰到,我亦不例外。”上海精诚申衡(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樊星对律新社表示,这一阶段的经历虽然很艰辛,却是成长的催化剂,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勇于在行动中探索正确路径。而这条路径不仅关乎执业初期的选择,更是对长期的可持续案源的思考,以及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 青年律师在职业生涯初期阶段,往往需要直面种种问题。其中,生存压力是他们首要面临的压力。投身提成制的合伙制律所还是授薪制的公司制律所,抉择尤为关键,且充满挑战。这一决定关乎个人收入的稳定性,更深刻影响着职业路径的塑造与长远规划。 对于提成制律师而言,他们需要在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同时,积极寻找并拓展新的案源。这一模式下,律师的工作重心跨越了纯粹的法律服务边界,更融入了市场营销与自我品牌建设的广阔领域。 樊星坦陈:“在该制度下,青年律师可以在律所内外寻求机会,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让所内的合伙人、资深律师乃至整个团队看到并认可其能力,通过赢得信任自然而然地吸引所内律师分享的业务机会。” 初入律师行业时,樊星加入了一家新成立的合伙制律所。一开始案源不多,他主动承担起律所的多项任务,包括运营公众号、组织学习培训,并参与行政工作和财务管理中。这段时间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律师业务及律所运营知识,特别是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人事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还协助资深律师处理事务,逐渐参与到案件中,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有了认可他的律师和当事人,他的名字开始在业界传开,案源之门也缓缓开启。 此外,对于选择提成制的青年律师而言,在寻求案源的过程中,办案能力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它能够促进案源持续增长,更是律师个人品牌建设与职业发展的基石。 孙立君 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立君刚执业时,同样面临办案经验不足与案源稀缺的双重压力。但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了一条稳健的道路——专注于自我提升。他系统地钻研法律条文,深入剖析判例,为自己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无论是庭审提纲的构思还是书面代理意见的撰写,他都力求精准、严谨,以此展现其专业能力。 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专业精神使他逐渐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好评。有了满意的服务体验,客户们都乐意再次选择孙立君处理后续的法律事务,还主动向亲朋好友推荐他。良好的口碑不断积攒,孙立君的案源随之稳步增长,其律师生涯也逐步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而选择在公司制律所开启职业生涯的青年律师,一开始便能够享受到相对稳定的工薪制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案源由律所统一分配,为青年律师提供了稳定的工作量和一定的业务保障,使他们可以专注于专业能力的提升。然而,这也意味着在案源拓展方面,青年律师的个人自主性和空间相对有限,更多地需要依赖律所的平台和团队资源来发展。 青年律师通过处理各种类型的案件,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能逐渐培养起律师应具备的专业思维、高效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律所通常会为青年律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律师行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牢基础。 史羽鸿 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史羽鸿在2013年毕业后便踏入了综合性中大型公司制律所的大门,其律师生涯在启航阶段便映射出选择公司制律所的青年律师的成长路径。 回想当年,他感到幸运的是,所在的团队并未急于要求他作为律师助理即刻独立执业并开拓案源,而是将重心放在对其执业初期技能与思维的精心雕琢上。在这段经历中,他对案源问题的直接感受或许并不深刻,但对初入职场律师的成长路径有了独到见解。 “律师之路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毅力的马拉松,而非追求速成的短跑。”史羽鸿认为,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应专注于心态的调整与基础的夯实,包括培养严谨的执业态度、高效的沟通技巧、扎实的业务技能及良好的工作习惯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积累,实则在为个人职业发展铺就稳健的道路。 选择公司制律所并接受工薪制安排的青年律师,通过律所的平台和团队支持,能有稳定的案源和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能更加自信地迈向独立执业的道路。 郭贺依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数据合规与交易研究中心主任 在职业生涯初期,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数据合规与交易研究中心主任郭贺依选择加入一家以网推为主的律所,专注于传统民商事诉讼。依靠律所市场团队,她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的民事商事诉讼业务,迅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这些案件虽稳定,却缺乏挑战性和不可替代性。她意识到,自己渴望在职业生涯中追求更高层次的挑战与成长。 半年后,郭贺依勇敢地迈出了转型的步伐,将目光投向了数据合规这一新兴的非诉讼领域。这个决定意味着她需面对全新的客户群体和工作内容。初期,她遭遇了案源不稳定的挑战,但这并未动摇其决心;相反,她视之为自我提升和职业拓展的契机。 谈及转型动因,郭贺依表示:“我渴望在律师职业中找寻到真正的挑战感、意义感和价值感。”她认为,转型后的状态更符合她对律师职业的期待和追求。但是,她依然很感谢在网推所高强度的诉讼业务办理经历,那些训练给了她走向远方的底气。 02 长期之路:捕捉新趋势,持续开拓新案源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的律所,万流归宗,最终还是要回到律师职业发展和案源的可持续开拓上来。青年律师的成长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的积累与提升,还包括各行业学习能力的保持、社交能力的增强、表达能力的改进以及人际交往的处理等方面。 青年律师在追求优质案源的道路上,核心任务在于深度耕耘专业领域,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不断拓展案源版图。这一过程是对律师的专业化与行业化深刻理解的实践,也是自我提升与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 “方向和努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樊星强调。在专业定位的探索中,他首先聚焦于特定行业或领域,投入大量时间深入研究经济形势的演变、城市经济结构的构成以及企业集群的分布。通过实地走访园区、与企业家及一线员工交流,以及与政府部门密切沟通,樊星掌握了政策导向与扶持重点,还敏锐捕捉到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这一过程使他对多个行业的经营模式有了深刻洞察,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了独到见解。他坚信,要在某一行业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必须对该行业的运作机制了如指掌,甚至达到能够预判并助力企业盈利的程度。这种深入骨髓的行业理解,是他对“专业定位”的独到诠释。 因此,樊星的专业定位不仅建立在对经济发展的精准预判之上,更融合了深厚的行业法律知识与对企业实际运营的深刻理解。这种全方位的专业素养帮助他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寻求高质量法律服务的客户,案源也随之纷至沓来。 在青年律师案源开拓中,增加个人与专业能力的曝光度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但其深远意义远不止于通过发表专业文章与撰写书籍来稳固专业品牌形象。这些固然是构建专业影响力的基石,却更多停留在被动吸引的层面。 真正让青年律师实现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跨越的,是积极参与行业聚会与学术研讨会。这些活动如同桥梁,连接着不同领域的精英,为律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扩大社交面的平台。在这里,他们能够与同行深入交流,共享法律知识与实践经验,更能在不经意间捕捉到潜在的客户需求,将原本被动的案源等待转化为积极的市场开拓行动。 以郭贺依在数据合规领域的实践为例,她深知这一领域的复杂性与广泛性,不仅仅局限于律所的传统业务范围,而且涉及从数据治理、数据盘点到数据资产入表等环节,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因此,她积极投身各类高质量的论坛与研讨会,以嘉宾的身份分享见解,更通过这些平台广泛结交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 “在任何社交场合中,真正的纽带往往构筑于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共鸣与坚实的相互信任之上。”郭贺依深知此理。她以朋友的身份融入每一次聚会与讨论之中,这种温和而有效的社交方式使其人脉网络不断扩展与深化,并逐渐获得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案源。郭贺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积极社交、主动拓展,并辅以真诚与专业的态度,是青年律师在解决案源问题时不可或缺的关键策略。 在外行人眼中,专业的深度或许难以直观衡量,但勤奋、认真、考虑周全的服务态度却能直接触动人心。法律服务的结果诚然重要,但过程同样不容忽视,因为许多最终结果往往受到多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青年律师不妨将每一个服务环节都做到极致,无论是诉讼案件的程序解释,还是非诉案件的流程跟进,都力求清晰明了,让客户在每个关键节点都能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 这种基于专业与信任的关系将成为案源持续的关键。当满意你服务的客户在其社交圈内传播对你的正面评价时,便形成了成功案例的口碑效应,因为客户间的相互推荐往往比任何自我宣传都更具说服力。 史羽鸿的众多新客户皆因老客户的热情推荐而来,这是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超越客户期望、精准解决需求能力的赞誉。他认为,仅仅解决客户问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并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乃至创造额外价值。在倾听与沟通中,他运用丰富的执业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为客户量身定制最优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尊重。 同时,史羽鸿也认识到高度重视信息对称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他明白,客户渴望的是一位能够随时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传递信息的律师。因此,他注重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这种沟通的艺术,让客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心与便捷。这种细致入微的客户维护工作,提升了其服务效率与质量,更在无形中增强了客户的忠诚度与推荐意愿。 03 远期之道:投身新蓝海,敏锐抓住新机遇 青年律师在积极寻求、开拓案源的同时,更需具备前瞻性的视野,洞悉法律服务行业的宏观趋势与长远发展。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各行各业,对法律服务领域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AI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法律服务模式,预示着法律服务行业的新一轮变革与机遇。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我国“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涉外法律服务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其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法律与科技的融合,如智能合同审查、法律文档自动化生成等,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重复性劳动,为律师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工作手段。如果青年律师能探索到AI与法律服务的结合点,将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并在AI时代保持律师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涉外法律服务成为法律服务行业的一片蓝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急剧增长,但当前市场上高质量的涉外法律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这为青年律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这场全球化的浪潮,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青年律师更有可能在这片新蓝海中脱颖而出。 04 结语 在青年律师的成长旅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挑战与机遇。从初入职场的迷茫与探索,到逐渐确立个人执业方向,再到积极迎接未来每一次变革的浪潮,青年律师的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不断提升,这更是一场关于心态调整、意志磨砺的“长期修行”。 孙立君对此深有感触:“尽管存在少数青年律师通过优质团队、卓越律所平台、给力亲友关系或高效案件开拓策略等‘快速道’实现迅速成长的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青年律师都能轻易复制这一路径。”他进一步强调,对于大多数青年律师而言,蜕变之路更依赖于脚踏实地的积累与内在实力的锤炼,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与IT行业的迅速迭代或直播带货的即时反馈截然不同,律师行业拒绝了一夜暴富的幻想,坚守着时间与努力的价值。那些看似轻而易举的成功背后,往往隐藏着多年不为人知的辛勤耕耘。因此,保持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心,勇于自我挑战,持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青年律师终将实现职业价值与个人成长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