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法院案件调解成功率87.7% !浦东特邀律师调解员持续“火爆”的背后……|律新社观察

作者 | 倪雯晴

扫码分享

2017年2月9日,上海市律师协会浦东律师工作委员会、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浦东新区专业人民调解中心面向浦东新区的全部律师事务所、律师公开发布了《关于面向浦东新区执业律师公开招募“特邀律师调解员”的公告》,为在上海市率先开展公开招募律师担任特邀调解员工作,号召执业律师报名参与到民商事调解工作中来。在收到浦东新区律师群体积极踊跃的报名后,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在浦东新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细致的审核筛选工作,最终选拔出168位专业律师,成为上海市首批公开招募的特邀律师调解员。

试点一年后,随着法院移交案件立案的增多,特聘律师调解员制度优势显现。2018年初,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再次与上海市律师协会浦东律师工作委员会、浦东新区专业人民调解中心联合招募了第二批106位专业律师充实到特邀律师调解员的队伍中。

数据显示,截止年8月31日,浦东新区特邀律师调解员在2018年度共调解纠纷698件,其中成功612件,成功率87.7%。今年三个季度的调解成功数已经超过去年总量,成功率也稳步提升。

特邀律师调解员培训现场

2018年9月25日下午,由浦东新区司法局和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主办的特邀律师调解员培训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律新社在现场看到,随着一批优秀特邀律师调解员被表彰,律师专业调解的效能引发了大家高度关注。

1

律师专业调解渐入佳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的意见》,积极发挥职业律师在浦东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作用,2017年2月,浦东新区司法局、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与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达成共识,决定共同推进律师调解工作。特邀律师调解试点工作开展至今一年多时间,不仅在诉调案件数量上有亮点,浦东新区特邀律师调解员专业水准度比较高,首批和第二批招募的特邀律师调解员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律所合伙人级别的律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他们发挥着自己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积极地为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 陆燕萍

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陆燕萍致开班词时,回顾了特邀律师试点工作一年来的探索。在当时短短20天内,来自金融、知识产区、商事调解等领域的193位律师参与到其中。经审查筛选,最终确定168名(其中78名为律所合伙人)在民商事合同、公司、知识产权、建设工程以及涉外业务等领域拥有丰富执业经验(执业5年以上)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律师为浦东新区特邀律师调解员。

2017年3月至4月,调委会分批对招募的特邀律师调解员进行培训。签署《纪律承诺书》后颁发聘书,就此将律师调解制度正式引入调委会的调解工作。

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 刘龙宝

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刘龙宝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特邀律师调解工作,欣然告诉律新社,试点工作开展一年以来渐入佳境,从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渐渐走出一套完善机制。他用6个数据表达了肯定:

2017年特邀律师调解员共调解纠纷448起,其中调解成功321起,调解成功率71.6%。

2018年截至8月31日,已调解纠纷698件,成功612件,成功率87.7%。调解成功数已超过去年的总量。

近3个季度比去年一年的绝对数在增加,同时成功率也提高了16个点。

这些成绩要归功于浦东新区这支有社会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过硬的执业律师群体。他认为,律师作为纠纷调解工作的主导者,其优势在于,不仅站在中立公正的执法框架内缓解法院“人多案少”的矛盾,更能让当事人双方在一个平和氛围中进行协商,为法院案件分流、减轻法院审判压力作出了贡献。

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副会长 孙彬彬

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孙彬彬具有特邀律师调解工作的策划组织者与特邀律师调解员双重身份,她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享了她对特邀律师调解工作的理解与感受。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积极推动特邀律师调解工作的发展,在特邀律师调解员招募、选拔、培训与运行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法律服务业协会本身而言,特邀律师调解是一项工作,是一项制度,更是一项事业。特邀律师调解一方面引入社会力量力图探索解决法院“案多人少”的难题,一方面则为专业律师实现专业价值、社会价值铺垫了一条制度性的道路。而作为一名特邀律师调解员,孙彬彬律师坦言她非常享受每一次具体个案的调解,虽然有着在各个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的经验,但特邀律师调解员仍然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体验,当通过不懈的调解努力辅之以沟通、协调的技巧使得案件最终调解成功,纠纷通过非诉讼的方式得以化解,能够给律师带来莫大的职业尊荣感。

2

法院:创新之举值得肯定

律师专业调解服务法院案件,法院也在积极推行这项探索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2016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特约调解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意见》要求,人民法院要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援助中心的沟通联系,吸纳律师加入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名册,探索建立律师调解工作室,鼓励律师参与纠纷解决。

《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制度进行了系统规范,拓展了纠纷解决渠道。《规定》还明确指出,特邀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吸纳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组织或者个人成为特邀调解组织或者特邀调解员,接受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后委托,依法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活动。

浦东新区,一直处于改革前沿,对创新保持高度敏感。《意见》的出台迅速得到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浦东新区律工委及专业人民调解中心等部门的积极响应。

浦东新区法院政治部主任 杜敏浩

浦东法院积极探索与专业调解对接工作。浦东新区法院政治部主任杜敏浩的发言围绕《协同推进律师调解 助力多元解纷机制》展开,从律师调解的意义、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及推进律师调解的建议三个维度进行了分享。他谈到,律师调解是多元调解纠纷机制的创新之举,区别于人民调解具有明显优势。就过去一年,浦东新区法院委托律师调解案件的数量、启动调解数量、调解成功数量给予肯定及好评。在推进律师调解工作的希望和建议方面,他建议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健全律师调解制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邱连祥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邱连祥表示,浦东法院民商事诉讼案件以每年15%的数量递增,诉前调解很好地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他表示,目前诉前律师调解的数量仍没有完全铺开;在调解阶段方便不仅限于诉前调解,诉中诉后也同样可以采用律师调解,法院宣判以后,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诉后调解中达成共识不申请执行,同样缓解了法院执行案件的数量问题。建立有效对接机制,从现在的委托调解转变为法院委派调解。通过复盘案件,查证当事人涉案资料等提高调解员甄别防范的能力。他提出,应提高调解员对当事人心理把控方面的能力,指出当事人不合理的诉求,让当时人信服,是调解员调解技巧中的重点。

3

律师调解“利冲”问题解决

律师专业调解工作如何避免“利冲”?

浦东新区专业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负责人 沈东

浦东新区专业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沈东对律新社表示,安排特邀律师调解员进入调委会各个调解工作室开展工作,首先要以专调中心作为律师调解的平台,要建立调解秘书和指导法官制度。为保证律师调解的公证性和效率,专调中心还需制定律师调解工作流程。

他指出,为规避特邀律师调解员在纠纷调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利益冲突,专调中心与法律服务业协会专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建立特邀律师调解员回避制度、建立特邀律师调解员廉洁制度、建立特邀律师调解员保密制度等三大制度出发,健全完善特邀律师调解工作。沈东还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中,会积极完善律师调解回访制度,加强案件事后监督力度,同时也要探索建立远程网络调解平台,提高律师调解效率。最后,他提到浦东新区律师调解工作的稳步推进,是律师调解员在调解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体现,有效回应了浦东新区在社会部式经济发展中的纠纷解决需求。

4

律师专业调解辐射国际

律师专业调解还有更大的舞台。

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主席、

香港和解中心会长 罗伟雄

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主席、香港和解中心会长罗伟雄主席在商事纠纷解决领域经验丰富。他在发言中表示,从国际化投资现状分析了对调解的需求。他指出,《国际和解协议公约》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有助于打破欧美的垄断制度,优化中国的营商环境,凸显中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越性。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利用中国现有的制度优势,同时可以参考香港在此方面的实践经验,实现专业化系统化的中国国际纠纷解决服务。

5

调解拓宽律师工作能力项

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孙彬彬主持了“特邀律师调解工作及国际商事调解发展”论坛,参与论坛的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目前,这项工作机制对法院而言,简单的案件快速审,复杂的案件精审,特邀律师调解在诉调工作中起到了缓解分流的良好作用。浦东新区特邀律调机构在成立至今一年的时间里,招募的两批特调律师同时兼顾了律师及调解员的身份,让律师具备了不同的评判视角。很多律师也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好的建议。

有律师提出可以组织符合国情的心理学指导方面的讲座;牵线组织访问以欧美国家为例的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经验。也有律师提出希望获得更多法院组织的专业性培训。

目前律师调解工作仍属公益性质,律师在调解活动中所获补贴与执业报酬存在较大差异,且律师作为代表乙方利益转变为中立第三方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未来的工作中,建立一套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长效化的律师调解工作机制,将为我国律师开展多元化纠纷调解工作,起到更加高效便捷的作用。

优秀律师调解员表彰

附——

律师调解工作开展一年多,在第一批招募的168名特邀律师调解员中,涌现出许多表现优异的律师,他们有的调解成功率高,有的参与配合度高,有的对调解规则的建立做出很大贡献。

浦东新区优秀律师调解员名单

远闻律师事务所 

刘春彦律师

瀛泰律师事务所

余玮、朱赛华律师

恒睦律师事务所

漆颖律师

申海律师事务所

史云彪律师

瑞吉律师事务所

谢琴肖律师

融孚律师事务所

杨维江律师

中伦律师事务所

孙彬彬律师

骏丰律师事务所

郑以君、赵海勇律师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王莉萍、丁峰律师

汉盛律师事务所

陈广、郭晶晶、丁国利、蔡志伟、李玉玲律师

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永胜律师

东泰律师事务所

陶国平律师

律新社商城小程序

关于律新社

律新社是全国首家法律服务行业垂直媒体,由资深法律媒体人创办,是法律服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法律新媒体之一,持续关注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资讯及品牌建设。

律新社品牌栏目

▶▷大咖来了:| 观韬中茂 | 张鹏峰 中夏旭波主任 | 朱林海 锦天城高级合伙人 | 俞卫锋 上海律协会长 | 周月萍 中伦权益合伙人 | 陈峰 大成上海办公室主任 | 盛雷鸣 观韬中茂管委会联席主任  |

▶▷律新社观察:| 震撼法律圈的TED来了 | 遗嘱库正走红 | 劳动法法律服务“金矿”如何挖 | 海华永泰落子武汉引中部群雄竞加盟 | 方达涨薪+打破“律师池”,再掀律所人才竞争潮 |

▶▷律新社专访:| 陶鑫良:知产姓法更姓商 诉争本质是商战 | 赵晓海:北大法宝的三十三年 | 杨良宜:千金散尽,殚精竭虑,只为国家出人才 | 陈士林:中小律所还能这样联合做大做强  | 郑玮:技术驱动法律,不做变革时代的旁观者 | 

▶▷ 律新社公益直播: | 立遗嘱有讲究!如何保护亲人留下最后的礼物听王琳律师解读《民法总则》与你生活相关的事儿别以为房屋买卖很简单,不注意这些问题,你可能吃大亏!听刘华健律师讲股权转让那些坑 公益律师张玉霞:未成年人保护“护身”更要“护心”引爆朋友圈的“套路贷”,究竟是如何诱骗当事人中套的?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二维码分享